·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  页 政协概况 政协新闻 领导言论 专委工作 提案工作 建言献策 学习园地 委员风采 文史资料 机关建设
首页 >> 建言献策
骆胜东:关于探索森林碳汇交易推动林区共同富裕的建议

发布日期:2023-02-06 作者: 字号:[ ]


 关于探索森林碳汇交易
推动林区共同富裕的建议


县政协委员  骆胜东

 
 
    大家一定还记得,2022年的高温干旱气候创造了历史新高。这是地球变暖带来的气象灾害。地球之所以变暖,是因为人类活动大大增加了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都在积极利用森林碳汇应对气候变化。我国提出了“双碳”战略目标,要求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二十大报告也明确要求:“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积极稳妥推进”就是要我们勇于探索、积极行动、做出贡献。我县林地总面积近400万亩,是一个山区林业大县,因此,我们要敢于先行先试,敢于在推进“双碳”战略中走在全省前列。为此,我提出学浙江、比贵州、敢创新的三点建议:

    一、学浙江,引入碳汇交易制度
    近年来,浙江省着力将森林碳汇打造成为林业推进共同富裕的标志性成果,印发了《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实施意见》等系列重要文件,探索开展林业碳汇市场建设,建立碳汇补偿和交易机制。浙江省在全面参与全国碳市场的基础上,试点推进区域性自愿减排市场建设,积极推进华东林权交易所成为区域性林业碳汇交易平台,启动《浙江省绿色低碳转型促进条例》的立法调研。

    2016年,浙江省实施G20杭州峰会碳中和项目,开创了“零碳”活动先河。2021年,浙江省龙泉市在中国丰收节、丽水人才科技峰会等活动中,完成森林碳汇交易5.5万元。同年12月,安吉县以“两山银行”为载体,启动全国首个竹林碳汇收储交易平台建设,首期竹林碳汇收储规模14.24万亩、合同总金额达7230.79万元,创新案例被国家林草局列入《2021年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

    浙江省积极推进森林碳汇交易,出台系列制度,开展立法调研,构建交易平台,进行“零碳”活动,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为我县科学构建碳汇交易制度提供了参考。

    二、比贵州,再添一个天保工程
    在探索森林碳汇交易的道路上,贵州省毕节市也是一个先行者。毕节市积极开展林业碳汇研究,测算了市域内森林、草原、湿地的碳储量和碳汇量,出台了《林业碳票管理办法(试行)》和《林业碳票碳减排量计量方法(试行)》。

    林业碳票是林地林木碳减排量收益权的凭证,是一片森林的固碳释氧功能作为资产交易的身份证,具有商品属性,可进行交易、质押、兑现。对于林权所有人而言,申请制发林业碳票的林地、林木,不影响其所有权人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据《经济日报》2022年3月27日报道,贵州发放首张林业碳票,森林碳汇交易起步。编号为“000001”的碳票涉及林地2203公顷,核定碳减排量13.573万吨,价值约305万元。
贵州探索制发林业碳票,让一片片的森林具有碳汇交易的身份证,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我县年碳汇量约136万吨,以年平均交易价格22.5元/吨计算,预计每年创收3060万元。自2000年以来,我县实施了天然林保护工程,现在每年向农户发放公益林补偿和天然林停伐管护补助3300多万元。对农户而言,开展碳汇交易后得到的利益相当于追加了一个天保工程,许多农户将更加深刻感受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三、敢创新,助力建设长江大保护清江流域综合治理标杆
    县委十五届四次全会明确提出:要围绕“最美清江画廊、最美幸福土家、最美‘两山’价值转化示范区”,把长阳建设成高颜值、高品质、高价值的清江流域综合治理标杆,争当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的亮丽名片、耀眼明珠。无疑探索森林碳汇交易是实现上述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在省市政策不明朗的情况下,我们要敢于创新,学浙江、比贵州,加快出台我县推进森林碳汇的实施方案并付诸实践。

    建议强化组织领导、宣传引导、政策扶持,将森林碳汇工作纳入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统筹安排部署。要进一步明晰碳汇资源产权,建立全县森林碳汇计量监测及评估技术规范和体系,形成森林碳汇“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的技术路径。积极对接国内外、省内外市场形势,探索建立森林碳汇交易价格形成机制。要广泛开展植树造林、生态修复,推进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扩大森林面积,全面提升森林碳汇能力和生态价值。要强化资源保护,做好森林防灭火工作,防治森林病虫害,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减少碳汇损失。鼓励社会投入,建立国有林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搭建交易平台,支持依法开展森林碳汇交易,保护交易双方合法权益,推动林区共同富裕。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Copyright © 2022 zx.changyang.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政协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委员会 版权所有
承办: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电子政务办公室 电话:0717-5322339 鄂ICP备2022007733号